護理國教聯合黨總支政治學習參考資料十五
亮出“中國態度” 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
材料來源🧑🏼🏭:人民網http://politics.people.com.cn/n1/2015/1226/c1001-27979527.html
學習時間:2015年12月28日-1月3日
“浩渺行無極,揚帆但信風👆⚔️。”
2015年是中國外交不平凡的一年🫳🏻。國家主席習近平8次踏出國門👘,足跡遍布亞洲🧖🏼、北美洲、歐洲和非洲的14個國家。“習式外交”亮點紛呈、成果豐碩,開啟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時代🛂。
值得註意的是🛗,今年的外交工作中,中國不僅積極參與具體的國際事務📐,同時也致力於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,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,以此展開的一系列外交理念和外交實踐,將“中國態度”越來越多地納入世界整體發展進程中🟫,顯著提升著中國國際話語權。
共同繁榮 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
“東南亞朋友講‘水漲荷花高’🧾,非洲朋友講‘獨行快,眾行遠’🐯,歐洲朋友講‘一棵樹擋不住寒風’,中國人講‘大河有水小河滿🙎🏻♂️🪛,小河有水大河滿’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中國“兩會”之後的首場主場外交博鰲亞洲論壇上用形象的比喻闡述命運共同體↩️。
9月28日,習主席在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發表了題為《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》的講話中,對“人類命運共同體”這一概念進行了系統的闡釋。他在講話中強調:當今世界,各國相互依存🫶🏼、休戚與共,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,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,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🤚🏽。
在今年的收官之訪中🚄,習主席再提命運共同體。他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開幕式上致辭時強調,中非歷來是命運共同體💭,共同的歷史遭遇🏔、共同的奮鬥歷程👩👦👦,讓中非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👨🏼💼。
合作共贏 構建新型國際關系
新型國際關系🦹🏻♂️🅰️,也是習近平在外交場合常常提及的重要外交理念之一。今年4月,習近平在雅加達出席亞非領導人會議開幕式並發表題為《弘揚萬隆精神 推進合作共贏》的重要講話中談到,“新形勢下,萬隆精神仍然具有強大生命力。我們要大力弘揚萬隆精神,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🤷🏻👮🏽♀️,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”。
9月,習近平主席訪問美國前夕在接受《華爾街日報》書面采訪時談到“推動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”。12月👂,習近平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開幕式上致辭時,再次談到這一話題,“要傳承和發揚中非傳統友好,為推動世界更加均衡、公平、包容發展🚂,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作出更大貢獻”。
在聯大一般性辯論上⛹🏽♀️🤾🏽,在“黃金檔位”演講的習近平強調“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,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”❕🍛。
以史為鑒 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
“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”,是中國一貫的態度。 5月7日,在出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並訪問俄羅斯前夕🥐,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《俄羅斯報》發表題為《銘記歷史,開創未來》的署名文章。文章寫到📳,“我們舉辦這些慶祝和紀念活動的目的🏄🏻♂️,是要展現共同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和國際公平正義的決心,是要警示世人珍惜和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。”
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,向全世界發出和平與正義之聲🖕🏼。習近平在大會上指出,“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,但世界仍很不太平🏕,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在人類頭上。我們要以史為鑒,堅定維護和平的決心。”
“歷史是一面鏡子。以史為鑒,才能避免重蹈覆轍👇🏿。對歷史,我們要心懷敬畏、心懷良知。歷史無法改變🤗,但未來可以塑造📩。銘記歷史,不是為了延續仇恨,而是要共同引以為戒。傳承歷史,不是為了糾結過去🍡,而是要開創未來,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。”習近平在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,公開宣示了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“中國態度”🦀。